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校简介 | 机构设置 | 国际交流信息 | 国际交流项目 | 思政领航 | 留学辽大 | 办事程序 
最新信息 · 乌拉尔联邦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生院代表访问辽宁大学    2024/12/18      · 余淼杰会见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白瀚德    2024/11/16      · 霍春辉会见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代表团    2024/11/14      · 余淼杰在瑞士中国宏观组“与中国保持对话”网络研讨会上发言    2024/11/14      · 余淼杰出席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并作交流发言    2024/11/12
· 关于2024年地方创新...
· 2024年辽宁大学 “中...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辽宁全面振兴...
· 辽宁大学语言外教招...
尚无内容。
 
     公告栏
辽大国家一流专业概览|汉语言文学
2020-07-17 18:38  
[字号: ]

历史沿革与重要荣誉

辽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3年,为“211工程”1-3期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凭借2015年在辽宁省中文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第一的表现,被评为辽宁省首批优势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点;文艺学专业1984年获批硕士点,2003年获批博士点。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随后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近五年先后有多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文联文艺基地、中国大学生故事基地。

作为辽宁省老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24项,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奖励35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系统传授中国文学与汉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与鉴赏、表达、写作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具有写作、批评、研究、教学、文化产业创意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胜任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能够具有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科研能力。

毕业生就业去向为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

师资力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教师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名校博士的加盟,使学科团队实力大大增强,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辽宁省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教师团队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荣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创业指导师1人、省市部级优秀专家4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3人,其他省级人才称号6人,18人兼任国家级学会(理事以上)职务。

专业建设举措

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来设计。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跨专业平台,以创新性思维培养为载体,形成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三类模式:多元开放教学模式、文学实践创作模式、实践基地培育模式。

三是打造专业特色项目。以文学院为依托,成立辽宁大学国学院和书画研究院。国学院成立三年多来,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课程体系设置和崭新的授课方式深受好评,博雅教育的成果初步显现。

四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创业基础”等基础必修课程,开设“创意写作”“媒介文化研究”等14门创新实验类课程。

专业建设成效

一是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在省内专业综合评价位列第一,成为省部级优势专业,2018年获批省普通高等学校同类专业首批唯一的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是课程体系改革效果显著。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教学中,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现已建成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三是文学创作实践作品纷呈。南光辉创作出版40万字长篇小说《裤兜里的青春》。宋倩倩(笔名杨千紫)出版了长篇小说《兰陵王妃》,并出售影视版权,制作拍摄完成,该剧本荣获2014年“中国好剧本”大赛银奖,改编电视剧《招摇》等在湖南卫视放映。王丹创作的百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朝天阙》(三卷本)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硕士生刘佳宁(笔名酸菜仙儿)创作的长篇小说《我的相亲路上满是珍禽异兽》由天津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或取材历史,或着眼当下,既贴近青年人心理,又符合时代精神,是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学生的直接成果。选取学生优秀作品结集出版两部作品集《斯文不坠:新时代大学生诗文选》《斯文不坠:新时代大学生小说选》,2019年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达50万字。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关于选拔赴美国、加拿大访问学者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24年地方创新子项目“辽宁全面振兴背景下新经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推荐人员公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0 中国·沈阳·辽宁大学
地 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 编:110036 辽ICP备 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