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校简介 | 机构设置 | 国际交流信息 | 国际交流项目 | 思政领航 | 留学辽大 | 办事程序 
最新信息 · 乌拉尔联邦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生院代表访问辽宁大学    2024/12/18      · 余淼杰会见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白瀚德    2024/11/16      · 霍春辉会见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代表团    2024/11/14      · 余淼杰在瑞士中国宏观组“与中国保持对话”网络研讨会上发言    2024/11/14      · 余淼杰出席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并作交流发言    2024/11/12
· 关于2024年地方创新...
· 2024年辽宁大学 “中...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2023年地方合作...
· 关于“辽宁全面振兴...
· 辽宁大学语言外教招...
尚无内容。
 
     公告栏
辽大国家一流专业概览|应用化学
2020-07-18 18:47  
[字号: ]

历史沿革与重要荣誉

应用化学专业以1958年设立的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专业为基础,于1989年组建,是辽宁大学传承最久的专业之一,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学科现ESI排名全球前1%。

近五年,应用化学专业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2014-2018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省级项目12项,校级项目77项,共计96项。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100人次以上,其中2016年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1项、“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银奖、铜奖各1项;2018年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化工设计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辽宁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2019年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化工设计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化工原理大赛“东方仿真-欧倍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东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1项,辽宁省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同时还获得其他省部级以上奖励50项。

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

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的掌握应用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具备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师资力量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100%的专业核心课程由教授、副教授领衔建设。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2人。出版教材7部;获批省级精品课3门;主持省级本科教学改革等项目25项。

专业建设举措

关逾基金颁奖典礼及迎新晚会

(一)实施“英才班”计划,培养拔尖人才

将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应用化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开展“英才班”试点改革。探索卓越应用化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为东北全面振兴和化学化工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加强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以信息化手段服务教学,建立分析化学MOOC课程、有机化学实验等虚拟课程,构建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创新课程建设路径和内容,辅以图书情报、集成化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三)推动新工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新工科”建设为推动,完善学科体系,将本专业与信息、生物、物理、环境等学科交融,培养数字化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拔尖成才。进一步完善思政体系,加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协同育人格局,将思政与专业融会贯通。

深入开展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建立难以实现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等系列虚拟仿真项目,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移动虚拟实验室

(四)深入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稀散元素化学、新能源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化学为专业的特色方向,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项,以教授/博导最新成果丰富专业教学,吸收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

本专业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依托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等辽沈企业和科研团队,构建了具有方向特色、企业导向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校企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校企联合拓展的“就业实习”实践实训共享平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五)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注重“全人教育”,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跨文化沟通能力,帮助学生锻炼直面苦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合作项目,满足学生对优质国际化教育的需求。

(六)强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了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遵循“督导检查-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制度建设-督导检查”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三方评价-全程检查-效果分析(成果导向)-反馈提升”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模式。建立专业自我监控评价制度,健全认证体系。加强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保障制度。近三年,应用化学专业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经费420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经费60万,教学运行经费63万元、专业建设经费60万元,促进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专业建设成效

本专业的学生满意度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在98%以上。学院通过走访重点科研单位和用人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表现良好,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毕业生得到了华锦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和南开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对开设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环节及教学管理等给予了较高肯定,认为在学校期间的培养模式合理,智体美劳培养全面、知识结构系统化,理论实践结合能力强,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就职,或是继续求学深造,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并发挥自身能力。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关于选拔赴美国、加拿大访问学者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24年地方创新子项目“辽宁全面振兴背景下新经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推荐人员公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0 中国·沈阳·辽宁大学
地 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 编:110036 辽ICP备 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