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与重要荣誉
辽宁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源于1977年国家首批开设的环境保护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为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省应用转型示范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10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10年获得了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近五年,环境工程专业主持各类本科教学改革等项目10余项,获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
环境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环境管理、环境教育和环境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并具备科技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就业去向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环保企事业、工矿企业的环保部门、科研单位以及高等学校等。
师资力量
环境工程专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2人。教师团队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1名、领军人才1名,省优秀专家1名,省特聘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5项。
专业建设举措
一是适时修订培养方案,突出思政建设。针对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2019版培养方案突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增大通识教育平台中专业思政课程学时数,并将专业教师、思政课程教师纳入到思政育人机制中来,增加交叉学科课程平台,旨在实施新工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思政育人和新工科建设新模式。
二是实行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依托教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将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科研项目或企业需求引入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是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本硕博连读”试点。以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开展“本硕博连读”试点工作,探索卓越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着力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
四是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反馈体系。遵循“督导检查-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制度改进-督导检查”的运行机制,课程教学团队负责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学大纲、教案的审核以及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教学督导团负责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教学监督检查及信息反馈,形成了“三方评价-全程检查-效果分析-反馈提升”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模式,实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监控。
五是加强教学资源条件建设。利用“211”工程建设经费3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经费200万元、省本科专业应用转型经费70万元、校教学运行经费56万元,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设备购置及实验室改造经费900余万元,用于教学条件的改善及实习实践条件建设,迄今为止,共建成专业实验室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1个,省级校外实验中试基地1个,校外实践基地9个。
专业建设成效
环境工程专业是省环保产业联盟、省生态环保联盟的牵头单位之一。培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和国内外,优秀毕业生中不乏科研翘楚、企业领袖等,如中国十大青年女科学家、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宜环保集团总经理等。
环境学院承办北方环境论坛(2018)第四届东北三省环境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东北环境院(所)长论坛
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来院作学术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放教授来院作学术报告
学生社团活动